-
-
良渚文化
更多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
-
-
良渚文化:中华民族的文明曙光
更多
距今5000年前,生活在江阴这块肥沃土地上的先民被现代考古学称为“良渚人”,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他们开始种植大片的水稻、花生、蚕豆、甜瓜。女人们在家采桑养蚕,织出精美的丝麻衣服,男人们不是使用打制精细的石制农具耕田就是泛舟湖上捕鱼。作坊里也一天到晚人声鼎沸,工匠们在为宗主精心制作祭祀用的玉器,这是考古学家们“复...
-
-
良渚文化的居址和墓葬
更多
良渚文化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在钱山漾遗址发现3座居址。其中一座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9米,木桩按东西向排列,正中有一根长木,似起“檩脊”的作用,其上盖有几层竹席。另一座只在东边保存下一排密集而整齐的木桩,上面盖有大幅的芦席和竹席。在吴县澄湖还发现一批土井,井底遗有多件陶器和石斧。昆山太史淀的水井还有木构...
-
-
社会经济
更多
良渚文化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据在钱山漾发现的稻谷鉴定,有粳稻和籼稻两种。在钱山漾、水田畈等遗址中还发现有花生、芝麻、蚕豆、甜瓜等植物种子,有人认为是当时的农作物,也有人对其出土层位和鉴定结果有所怀疑。农业工具种类较多,制作大都较精细。其中三角形犁形器,器体扁薄,背面较平,正面稍隆起,常穿有1~3孔...
-
-
良渚文化博物馆
更多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一支优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遗址已成为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
为了向世人展示中国文明史上这辉煌的一页,1994年,由国家主席江泽...